排毒养颜  瘦身  丰胸  旅游  晒后修复  去头屑  祛痘
皮肤护理  美容  化妆  健身  白领保健  防脱发  药膳
line_t

关注民生

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 关注民生

关注食品安全选用安全不锈钢炊具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报道的不锈钢炊具锰含量超标事件再次引发国民对国家标准的关…
编辑:佚名  发布时间:2012年4月21日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报道的不锈钢炊具锰含量超标事件再次引发国民对国家标准的关注。据央视报道称,依据国家不锈钢板材标准(GB/T3280)规定,各种牌号不锈钢的锰含量都必须在2%以内。然而,苏泊尔部分产品的锰含量超过8%,是国标的4倍。苏泊尔对此回应称其产品金属析出量符合国家标准中卫生理化指标的要求。之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检测后作出认定,苏泊尔不锈钢炊具锰的析出量加上锰每日正常摄入量未达到人体每天锰的最大耐受量,也就是不超标。

    那么,对上述各方的看法,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食品接触用不锈钢的主要安全问题为重金属的迁移。一般情况下不锈钢制品在盛放或与食品接触过程中,不构成食品安全风险。而当不锈钢制品在高温烹煮食物中迁移的重金属超过限量时,有可能危害人体健康。我国原《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GB9684B1988)对不锈钢中的重金属(铅、铬、镍、镉、砷)迁移限量作出了规定,但并未规定锰的迁移限量问题。

    卫生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锈钢制品》(GB9684B2011)(下称新国标)于2011年12月21日起正式施行。新国标对不锈钢食具容器所用不锈钢中铬、镍、镉、砷等重金属的迁移量(或称“析出量”)作出了明确规定,但仍没有对锰析出量进行限定,同时放宽了不锈钢用材的限制。如何了解304不锈钢板价格

    对于重金属锰的迁移限量问题,卫生部解读新国标作出明确说明:“新标准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个别单位提出在标准中设定重金属锰的迁移限量指标。经组织提出建议单位和标准起草单位研究,最终新标准未对锰的迁移限量作出规定。主要理由:1.锰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锰缺乏可引起多种疾病。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规定,成人锰适宜摄入量为3.5“g/天,最高可耐受摄入量为10“g/天。2.符合我国相关国家标准的不锈钢制品,其锰的迁移水平不会造成健康损害。3.标准起草单位收集整理了国外关于不锈钢食具容器有关锰的限量规定,除个别国家外,其他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未对锰的迁移量作出规定。”

    这也就是说,只要不锈钢炊具符合不锈钢制品的质量标准,锰的迁移限量不作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问题。质检或工商部门在检测时,应当仅根据不锈钢制品的国家标准,对其产品是否合格作出认定。因此,苏泊尔炊具是否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就要看其所使用的质材牌号以及其是否为允许用于制造炊具的质材。316不锈钢板安全的不锈钢板材。 

    应当说,标准的变化是正常的。而且根据风险法制的要求,在新的科技水准对安全标准有不同的认识时,国家也有义务根据最新的风险评估结果及时修订安全标准。卫生部也明确表明修正的可能性:“关于不锈钢制品标准中锰指标的设置问题,我部欢迎有关单位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并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制度,向我部提出增加锰指标的立项建议。目前,我部正在征求2012年食品安全标准立法建议,欢迎社会各界提出建议。”

    国家不锈钢板材标准(GB/T3280)规定,各种牌号不锈钢的锰含量都必须在2%以内。从这一标准来说,苏泊尔是超标准了,但是超过标准的产品可能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什么样的危害,目前还没有硬性的检测要求。

本文由   http://www.gdpobxg.com/  整理并发布!

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快抢沙发!!
 ※ 我来说两句: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请将图上数字填入左边输入框)

请您注意

  •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国家宗教政策和社会稳定,含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作品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在本评论发表的作品,我们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line_btm
  • 暂无热点信息!

 


 
 

line_btm2
  • 暂无相关信息!

 



 

line_btm2
CopyRight © 2010-2012  www.jk121.com 兰州生活网 版权所有  Disign By Minux   
QQ:2229847070      Email:webmaster@jk121.com  陇ICP备08101034号    法律顾问: 甘肃贺文龙律师事务所

特别声明:本站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50号